作为一个百度知道用户,表扬它的话就不多说了。在这里,从我的观点出发,指出它的一些缺陷。
1.回答
- 回答的问题常常几小时内被“网友采纳”,答案被采纳后,如果提问者追问,回答者无法通过网页追答。(回答者可以使用手机百度APP追答,但遇到需要详细解答的问题,手机百度使用不便)
- 网友采纳,一般是指该问题分类的管理员采纳该答案,但我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问题正在等待提问者补充追问,回答远没有结束,结果答案就被“网友采纳”了。表面上看,管理员采纳了我的答案,是对我的褒奖,但同时这样没用的回答被推荐,是不是对提问者的不负责?而且回答被“网友采纳”后,回答者不能从网页追答,这个问很可能成为死题。
- 时不时,你费时费力回答的问题,一提交就被屏蔽。你申诉,提示说48小时回复,但结果常常石沉大海。百度知道经常这样做,很打击回答者的积极性。(我的回答被屏蔽,大多是因为回答中有类似URL的字符串出现。后来我发现,不能把URL放在问答的正文中,使用百度知道的“引用”按钮,添加URL链接不会被惩罚)
- 百度知道有很多重复或类似的提问,导致很多重复回答,进而导致:
1.回答质量不高,答案偏简单,很多回答又常常只答十之一二,有些甚至明显答非所问。提问者没有得到满意的回答,只好提问,反过来又增加了问题的重复度,进入反复问答同一问题的恶性循环。
2.相关的答案虽多,但分散到多个类似的提问下,读者需要多个页面跳转,浪费搜索时间。
3.热心的回答者花费时间和心血回答重复的问题,实际上是好心没好报——自己宝贵的时间被浪费。
2.提问
- 百度知道的问题推送列表,是提问者的问题被回答者搜索到的主要来源,但是,一旦你的问题被第一个人回答,你的问题马上从推送列表消失——你的问题没有机会让此后的第二个人从推送列表搜索到,要想让问题重新回到推送列表,你就需要追加问题悬赏。(2017-06-03 仍有效)
- 百度知道问题管理太弱——存在很多冗余问题,偏题回答。
而大批类似 stackoverflow 的问答网站,在这方面做得很好:
1.它们的管理员是通常是相关问题的专家,能将冗余的问题归并或链接到优秀回答,会将偏题的提问删除或建议提问者修改提问到相关分类。这样一来,问题分类清晰,冗余减少,优秀答案聚合。最大的好处就是,搜索者搜索到优秀答案的效率提高,减少时间浪费。
2.同时,网友回答问题时,不会出现“甲的回答一旦被采纳,乙就无法回答”的尴尬。俗话说“山外青山楼外楼”,“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问题出现了多个回答,并且按照网友们的评价浮动排序,不用管理员劳神苦思,就可以通过众人的智慧,自动让优秀答案靠前显示,既方便了读者,又鼓励了回答者。
小结:
目前,百度知道的问、答缺乏管理。盲目追求回答数量,而不注重提问和回答的质量,走的是低端路线,以目前的态度,难成大器。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希望百度知道以后能有所改进。
我挑你的刺,是因为对你还抱有希望——希望你能在帮助国人头脑进步的公益事业上,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