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一首示子侄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很多事情,都是这样,一旦当了“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那么再给你多少时间,你也还是拖拖拉拉,以致最终碌碌无为。
我知识面比较窄,即使在我比较感兴趣的电脑方面也是如此——电脑软件千千万,我会的却屈指可数,所以“大神”,“高手”,“专家”这些闪闪亮的名号,我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但是能力一般,不代表没有鸿鹄之志。每当看到和国产操作系统相关的新闻,我就有一种不可抑制的对当前形势“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不满。
我国对于把握信息技术革命的敏锐度是有的,我国错过了工业革命,错过了电气革命,现在好不容易有了抓住信息技术革命尾巴的难逢机会,所以,积极把握是明智之举。然而,我们国内的“砖家”却是饱食终日,鲜有作为,白白地浪费了一个又一个机遇。
给我的感觉,和改革开放前的国营企业一样,由国家牵头的IT技术,发展也是缓慢。实际获得的成果,与国家海量的投入相比,简直微乎其微。
就像我国至今没有民法法典一样,我国至今都没有纯国产的操作系统。什么叫纯国产,这貌似没有什么砖家去定义。但摸着良心说,只要是真正掌握核心技术的操作系统,那就是纯国产操作系统。
我的设想是,国产系统的确立要经过3个步骤:
1.仿效GNU/Linux 操作系统的模式,开发出GNU/“中国心”的操作系统。凭借GNU提供的海量软件,帮助 GNU/Linux 在服务器市场取得了可观的成功,在嵌入式设备中也广泛应用。但它的系统核心——kernel不是国产的。
我们开发国产Kernel,不一定一开始就要很复杂,精于心,简于形,是第一步最基本的要求。短小精悍的系统核心可以在后续开发中不断完善。
2.GNU 软件的国产移植。对于普通的软件,要求我们的操作系统直接适配。对于比较重要的软件,需要我们的程序员审核代码,去除糟粕,留下精华。比如当前的GNU/Linux 图形界面的基础软件 Xorg,我就觉得是一个复杂而过时的软件。在我们开发新操作系统的时候,就要审慎选择,避免引入此类软件,徒增将来的维护负担。
3.有了前两步,我们的系统已经可以取代GNU/Linux 操作系统,接下来,就要以 Windows为目标。为什么Windows流行?什么操作习惯啦,都是浮云。如果不是Windows平台上可以运行的第三方软件多,我早将它从我电脑上格式化了。到了这一步,Android流行起来的原因就值得研究了,但基本的一点是,接口开放,方便众多外围程序员参与应用软件的开发,并因此获利。无利不起早,只有能产生收益,才是让我们的操作系统不断发展充满生机的根本动力——这也反过来解释了为什么国家干预不出来国产操作系统,因为国家养着的人可以衣食无忧,而靠软件营生牟利的人,必须要适应市场而不断改进,精益求精!
所以,我看不起什么国营,国有——它们绝不是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只不过是公有制的标榜而已。
相反,国家导向支持,社会自由参与,市场充分竞争的环境,才是催生最先进生产力的土壤。
最后,举几个我关注到的相关新闻:
IPV6
2003年,以国家战略项目——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启动为标志,我国IPv6商用化进程进入了实质性发展阶段。中国的五大运营商及两个学术网络全面加入IPv6规模部署阵营,到2005年底,我国将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IPv6网络。中国正在跻身世界信息技术领域的第一阵营,并将成为被追赶的对象。
2017-02-06 12:56:20 来源: 中国网(北京)
中国的科研工作者早在13年前建设了世界上最大的纯IPv6互联网,在下一代互联网切换的这个关键时刻,我们更需要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
但令人担心的是,中国在以IPv6为标志的下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实践中,如果应对不当,可能会出现“起大早,赶晚集”的遗憾。一方面,10多年的超前研究和世界领先的实验骨干网建设,由于迟迟没有进入规模化商用,使得许多研究成果无法得到应用;另一方面,当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开启向下一代互联网的“切换”,如果推进速度不够将使原本具有超前优势的我们,不得不依然站在同一起跑线,十多年的努力将可能无法换取在下一代互联网以及国际标准制定等方面的更大话语权。
可信计算
目前,我国可信计算产品也在微软的XP、Win7系统上运行成熟。“但微软垄断了PC市场,在Win 10绑定了微软的可信计算之后,我国可信计算产业将完全失去进入市场的机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应当要求微软提供一个剥离了可信计算的Win10版本,在未提供之前,可以仿照欧盟的做法,对微软进行罚款。”而且,倪光南强调,对于捆绑可信计算的审查,甚至应该排在捆绑浏览器、杀毒软件等行为的前面,“因为这不仅仅影响产业,也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网络安全。”
事实上,十多年前,微软曾接近实现本土化。2003年,微软与国内企业成立中国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认证中心源代码查看实验室,向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国家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研究中心、中电科技集团公司等7家单位授权开放操作系统源代码,并许诺开发本土化操作系统。
沈昌祥如是回忆:“当时,我国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做这件事。最后,产品即将落地的时候,微软说‘抱歉,没能通过美国政府审批’。最后微软只是赔偿几百万了事,我们很多努力都付诸东流。”
“现在,Win10可以与我国本土的可信计算产业合作,实现本土化落地,这个方案从技术、商业、法律上都是可行、双赢的。”沈昌祥表示,“现在要等微软去通过美国政府审批。”
微软公司在 2006 年研发的 Vista 系统就是带可信机制的。2014 年 4 月微软公司停止对 Windows XP 的服务支持,我国约 2 亿台运行 XP 操作系统的终端计算机面临无人服务的局面。由于 Windows 8 和Vista 是同类架构,升级为 Windows 8 不仅耗费巨资,还会失去安全控制权和二次开发权。
伪国产操作系统
- 中标麒麟(NeoKylin)
下载困难
在产品介绍页,有介绍文档的链接,却没有系统映像下载链接。
你是怕中国人试用你的系统后,骂你不争气吗?
不是通过百度搜索,看到下面网友的帖子,我还真不知道怎么从它官网直接下载系统映像文件。
服了-终于知道怎么下载中标麒麟了!
2016-12-05 11:40
- 优麒麟(Ubuntu Kylin)
换了马甲的Ubuntu操作系统。
想访问Ubuntu的官网,直接在浏览器里输入 ubuntu.com,会被重定向到 https://www.ubuntu.com/index_kylin (Ubuntu中国版——优麒麟的页面)。
你以为换个马甲,我就认不出你了?
Ubuntu Kylin是基于Ubuntu的开源操作系统,目标是创建更适合中文用户的Linux发行版,并将成果反馈到全球用户。我们将持续努力为用户提供高品质和一体化的用户体验!从13.04版本开始,Ubuntu Kylin 已成为Ubuntu官方认可的正式成员。
小编尝试使用了两天的最新版优麒麟Ubuntu Kylin操作系统。但在使用中感觉到,这个中文名为优麒麟的操作系统其实就是一个经过汉化,增加了几款第三方中文应用软件的Ubuntu操作系统而已。
在倪光南看来,构建“国产操作系统生态环境”应该包括完善国产操作系统及其工具链;开发国产操作系统上的各种应用软件;将原Windows操作系统上应用软件移植到国产操作系统上;做好国产操作系统与原有信息系统的整合;提供帮助用户从Windows系统迁移到国产操作系统的工具等。
如果按照新闻曝出的时间表,2020年几乎迫在眉睫。操作系统开发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不仅仅需要资本与人才,更需要经验积累引发的质变。虽然商用与民用产品的诉求不甚一样,但易用性、可迁移性和通用性是必须完成的指标。
想要完成这些目标,仅仅做一做汉化、修改、二次开发显然是不够的。没有什么事情是可以一蹴而就的,操作系统也不是可以在风口飞起来的猪,国产化替代的路线能否真正执行下去而不是沦为口号与面子工程,国产操作系统厂商们恐怕需要更加努力和认真一点。